中国人的葡萄酒口味
经常有人会问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样的葡萄酒最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这些年来,我喝过不少葡萄酒。也曾经参加过一些红酒品鉴会、盲品比赛,主办方邀请一大帮专家、品酒师,在半天或一天的时间内要对几十款甚至上百款葡萄酒进行品鉴,然后从葡萄酒的颜色、香气、酒体、回味感、品种独特性、年份等方面进行打分,排名论次。这样打分出来获得第一名的葡萄酒就一定适合中国人吗?排在最后一名的葡萄酒是不是就不好呢?
其实,一瓶葡萄酒好不好喝因人而异。在现代酿酒工艺条件下,排除人为造假,每一瓶葡萄酒的品质都应该是有保障的。对于葡萄酒,不应该存在“好、坏”之分,而是某一款葡萄酒适不适合你的品味。自已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葡萄酒的“中国口味” 是什么?
为了拓展中国市场,不少酒庄生产大量有甜美果香、相对饱满、酸度和单宁都较低的易饮性很高的葡萄酒销往中国,以期迎合中国人口味的事例也是不胜枚举。
寻找葡萄酒的中国口味,听起来容易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中国人对葡萄酒的审美品位各不一样,专家往往偏向于葡萄酒口感的复杂性,;而普通消费者对葡萄酒的“入口性”很挑剔。每一位葡萄酒消费者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不同,视觉审美,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方面的敏感度不同,对于葡萄酒在色泽方面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酒香给人带来的嗅觉上的愉悦感,以及饮用后给人酸、涩、甜等味觉刺激也不尽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味偏好,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将十四亿人口的口味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一些美酒厂商会费尽心思积极去寻找其中的商机,生产所谓“中国口味”葡萄酒。
中国消费者的葡萄酒口味调查
中国口味,一度是全世界葡萄酒商们努力探讨的话题。几年前,酒商们曾经有一个共识:纵然有千差万别,中国人品味葡萄酒时有些偏好还是非常突出的,一是偏爱淡雅的果香,另一个则是喜欢甜蜜的滋味,排斥酸度,红葡萄酒走俏,白葡萄酒滞后就是中国人口感偏好的代表例证。
2015年,中国葡萄酒教育机构逸香针对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发起了“中国葡萄酒消费者口味调查”并发布了《葡萄酒的中国口味白皮书》。据资料介绍,此次调查是基于消费者的日常体验,从最易被消费者感知和评价的“核心指标”,即香气、酸/甜度、单宁、酒体四个方面来进行,最后总结出“最具中国人口感的葡萄酒”的特性。
1. 具有水果香气的葡萄酒受到中国人的青睐。
接近90%的被访者最爱的是水果香气,他们认为葡萄酒中的水果香气不但比较容易分辨而且会有明显的愉悦感,其中只有49.3%的被访者选择了“浓郁的水果香气”。在22个城市的盲品调查中,73%的被访者最喜爱带有“浓郁的水果香气”的酒样,“浓郁的水果香气”要比“轻盈的水果香气”的愉悦感更为强烈。
2. 具有中、低酸度的葡萄酒是中国人口感的主流。
在问卷调查中,消费者选择高酸度葡萄酒的比例仅占11%,在盲品调查中选择高酸度也只有13%,接近90%的中国消费者仅能够接受中、低酸度的葡萄酒。其中选择中酸的消费者占40%,选择低酸的消费者占49%;在盲品调查中,列为中等酸度的样酒得到了63%的认可,由此可见,中、低酸度葡萄酒最受中国消费者欢迎。
3. 具有低单宁的葡萄酒更易被中国人接受。
在问卷调查中,只有不到14%的被访者会选择“我口中感受到强烈、持久涩味”的高单宁葡萄酒。在盲品调查中,通过实际品鉴选择高单宁酒样的被访者更是低至12%。消费者对于高单宁给口腔带来的冲击感极为排斥,甚至喝到这种很涩的葡萄酒,显得很痛苦的样子。
4. 具有中等、重酒体的葡萄酒接受程度最高。
在所有的受访者中,不论饮酒年龄的大小或饮酒频率的高低,大家对于酒体的喜好趋于一致,那就是喜爱中等、重酒体的葡萄酒。其中,喜爱中等酒体的消费者接近44.7%,喜爱重度酒体的消费者有33.5%。在盲品调查中,有高达64%的消费者喜爱重度酒体的葡萄酒。
“中国口味”是一成不变的吗?
上述的调查印证了中国人“不酸,不涩,带点甜” 的喜好。然而仅仅短短几年,人们惊讶的发现,以前一味只喜欢和甜蜜果味酒的中国人在口感上开始兼容并包了。著名酒评人郝利文(Martin Hao)表示:“有很多中国消费者已经懂得欣赏高品质、口味复杂的名庄酒,青睐口感丰富多变的优质酒。还有更多的消费者对性价比更高的智利、阿根廷和澳洲酒感兴趣,他们开始习惯用酒体是否平衡的国际化标准来评价一款酒的优劣,而不再是果香和甜度的标准。”
如果此刻,还有人想要执拗于“中国口味”这个词汇的话,那么只能说,这个词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如今,在众多的葡萄酒爱好者的圈层里,葡萄酒口味偏好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的格局已然形成,当然也不排除那些仍旧还停留在果香崇拜阶段的爱好者。促成这种口感变化的原因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字——喝得多了。
到底有没有“中国口味”?
随着接触的葡萄酒越来越多,人们便开始希望去尝试更多风格各异,独具特色的葡萄酒,口味也就变得莫衷一是了。除却评判优质葡萄酒的那几个公认的标准之外,对于葡萄酒风味的偏爱根本就是个人口感偏好的问题,中国人也不例外。作为一名红酒爱好者,应该经常饮用不同口感的葡萄酒,全世界大量优质的,风格独特的葡萄酒都是您可以探索和追寻的,这样有助于品鉴能力的提高,感受到葡萄酒的更多魅力。
聊口味不如聊搭配
既然口感不是国别化的问题而是个人偏好,那么人们研究了多年的口感话题是不是毫无意义?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以全世界最畅销的意大利灰皮诺为例,这款酒之所以卖得好,就在于它特点并不鲜明,性格也并非咄咄逼人,在餐酒搭配的时候表现出更大的友好度。
如今,在世界范围来看,人们喝酒最高频的场合是在餐桌上。因此,与其去讨论虚无缥缈的所谓中国口味,不如在餐酒搭配上多下功夫,寻找那些更适合搭配中国菜肴的葡萄酒。
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对于中国市场兴致勃勃的品牌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些专攻亚洲市场的葡萄酒大师也在开展此类问题的研究。相较于法国人所崇尚的一支酒配一道菜的繁琐习俗,中国人更倾向于一支酒搞定一桌菜。
于是各类起泡酒首先打出了中国菜肴一网打尽的旗号,认为无论是鲜甜的上海本帮菜,还是麻辣的四川火锅,或者是清爽的广东粤菜,都可以与起泡酒完美配搭。如今起泡酒在中国市场一枝独秀,其在配餐方面的百搭性功不可没。
许多初接触葡萄酒的消费者,确实会因为其单宁和酸度而产生不适应或排斥感。然而,这是可以通过挑选特定产区品种,调整饮用温度,以及搭配合适的食物一起饮用而大大改观的。应该把怕酸怕涩以及喜欢甜味的情形认知为“初学者的口味”,而非“中国人的口味”,因为一旦对葡萄酒的经验丰富起来,每个人还是会去寻找自己喜欢的特定类型葡萄酒,即使它们比较酸、比较涩,甚至偏苦。所以,中国葡萄酒爱好者,他们的最爱可能是香槟,可能是雷司令,可能是赤霞珠,也可能是长相思,非常多样,并没有规则可循。
哈哈,台灣應該喜歡酸味高一點,甜度低一點,單寧少一點的!